陕西招商网络> 正文
5月25日那场重磅会议之后,各地稳经济政策加快落地,市场信心明显提升——沪指已经重返3200点,创业板指上涨超10%。
反弹如期而至,政策效果渐显。
不过,无论是减税降费,还是基建投资,任何提振经济的措施都是需要资金的。
资金从哪儿来呢?
近日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》,强调从存量资产中找到增量资金,实现投资的良性循环。
▲ 根据专业机构初步梳理,目前中国可以盘活的存量资产已经超过100万亿元。
稳经济的关键时刻,各地政府、园区该如何理解这份文件?又该如何参与这个万亿市场呢?
始于资本,兴于运营
近年来,步入存量时代已成为各行业的共识。
所以,盘活存量资产也并非新鲜话题,但市场反应往往是声势大于行动。因为相较于增量开发,存量盘活的难度更大,收益周期也更长。
《意见》划定了三大重点领域:
1. 重点盘活存量规模较大、当前收益较好或增长潜力较大的基础设施项目资产,包括交通、水利、清洁能源、保障性租赁住房、水电气热等市政设施、生态环保、产业园区、仓储物流、旅游、新型基础设施等。
2. 统筹盘活存量和改扩建有机结合的项目资产,包括工业企业退城进园、综合交通枢纽改造等。
3. 有序盘活长期闲置但具有较大开发利用价值的项目资产,包括老旧厂房、文化体育场馆和闲置土地等,以及国有企业开办的酒店、餐饮、疗养院等非主业资产。
目标锁定了,该如何盘活呢?
这次《意见》点名了包括REITs、PPP、转让、资产整合、兼并重组等在内的多种盘活方式。
不难看出,资本市场的加持是关键。
以REITs(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)为例,比如一家国企投资10亿元建了一个产业园区,每年租金收入5000万元,要20年才能收回成本。
发现了适合投资建设的好项目,手里却没有足够的资金,而且为了防范债务风险又不方便举债,就只能干瞪眼。
这时,这家国企可以找到专业机构,把产业园区打包成一只基金,面向公众公开发行。人人都能申购基金,间接持有这个产业园区,共享它未来的发展成果。这只基金就是REITs。
这样一来,就能大大缩短投资回报周期,尽快把回收资金投入新的项目,当然代价是让出了产业园区一部分的所有权和收益权。
一举多赢,资本市场就是这么神奇。
不过,无论是把存量资产打包成REITs发行,还是与社会资本合作开发,前提都是要让投资者相信——这是优质资产,而不是鸡肋。
一二线城市核心地段的价值显而易见,三四线城市的存量资产就见仁见智了,可不是简单包装一下就有人信的。
所以,盘活存量资产的落地操作,必须通过有效的运营来激活和提升资产的价值。
比如一家国企开办的酒店,只能卖500元/晚。找来运营经验丰富的品牌方入驻,一通标准化运营操作,就可以提升到2000元/晚。
但是,产业园区很难完全标准化运营。
比起客群单一、诉求清晰的商业地产(上述案例中的酒店),产业园区要复杂得多。
产业园区包括很多种,比如新材料产业园、智能制造产业园、创新孵化器,不同的定位,决定了运营很难完全标准化。
更重要的是,如何去做前期的产业定位,把定位和运营深度结合起来,这样才能不断吸引优质企业入驻,一方面把园区租金做上去,另一方面也能让收益率达到投资者的预期。
近期,首批9只公募REITs陆续发布了年报,其中,博时蛇口产园REIT、东吴苏园产业REIT和华安张江光大REIT,3只产业园REITs表现超出预期,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。
注:建信中关村REIT去年12月挂牌上市,尚未披露年报。
不难发现,跑赢大盘的诱人红利,得益于85%以上的高出租率和稳健的租金收入,这是长期高效率运营和高水平服务的结果。
所以,依靠资本手段盘活存量资产,只是解决燃眉之急。存量资产的实际增值价值和资本预期收益,必须通过持续的运营去创造。
“盘活”是政策的出发点,资本是激活各方力量的手段,最终不仅要从存量资产中“盘”出资金,还要让存量资产“活”得精彩。
“活”的命题,需要专业运营商来解答。
深耕招商行业13年,为超过71万家企业提供选址及投资咨询服务,成功落地项目6200多个,在上海、天津、德州开发运营产业地产,作为产业创新生态运营商,谷川实业(集团)成绩斐然。
▲ 谷川高科 · 上海奉贤项目
如今,谷川实业(集团)紧跟国家政策导向,将与产业园区展开包括金融服务、建设管理、招商管理、资产管理在内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合作。
专业运营商与资本的合力推进,必将成为“盘活存量资产”的主力。
借鉴“张江经验”
回过头来再看这几只产业园REITs,张江光大园的体量虽小,租金及管理费收入却最高,而且是唯一保持100%出租率的园区。
不少人认为,它的亮眼表现理所当然。
背靠张江高科,这个上海举全市之力打造的国家级科教高地,又叠加了上海自贸区、浦东新区大礼包,得天独厚条件让人望尘莫及。
但是,张江高科也并非一帆风顺。
它是如何顶着被苏州赶超的压力奋勇向前,又是怎样及时纠错、快速调整,非常值得关注。
摸着石头过河
1990年,上海设立浦东新区。
1992年,张江高科成立,与陆家嘴、金桥、外高桥并列,成为浦东重点发展的四个区域。
后来被不断宣传的罗氏制药,是第一家落户张江高科的跨国企业。很多人不知道,罗氏当时在张江生产的只是维C泡腾片。
生产什么不重要,罗氏的牌子很重要。有了这个标杆,才能引入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。
当时,产业规划的理念尚不完善,张江高科一开始有十多个方向,后来才逐渐聚焦到生物医药、微电子信息、光机电一体化。
直到1996年左右,才把生物医药作为重点。
1999年上海正式提出“聚焦张江”——与其广撒网,不如单点突破。张江高科的主导产业再次调整:集成电路、软件、生物医药。各种科研院所和大学,也都在这个时期陆续迁往张江。
2006年,上海仿照北京中关村1+N模式,把张江的园区扩展到全市,将园区优惠政策撒播到更广泛的区域,带动整座城市的发展。
2019年,张江创新药产业基地正式揭牌,开始做创新药研发成果转化的产业化基地。
所以,即便牛如张江,也经历了很长时间的迷茫期。没有明确的产业定位,没有“聚焦张江”带来的强势资源导入,也不会有今天的繁荣。
总结经验再革新
张江高科最初的规划并未预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,产城不融合、职住不平衡问题一直存在。
不只是生活空间,就连生物医药需要的产业空间,最初也只有中区的药谷,面积很小,直接导致了各种研发实验室服务设施的稀缺。
租金水涨船高、载体一房难求,这种“张江热”对企业来说并非好事,尤其是初创企业。
而且,张江曾经过于侧重引入外资巨头,对成长期的中小企业缺乏关注。若干未来的明星企业想在上海安家,兜兜转转,却选择了苏州。
后续上市敲锣、新药问世,都与张江无关了。
连研发实验室都一房难求,生产制造企业就更难了,受到种种因素影响,只能无奈搬离。
上海也意识到了问题,提出“张江研发+上海制造”,把重点放在了“上海制造”。近几年,张江不断提质扩区,张江创新药产业基地的加速推出,都是对过去的调整。
举全市之力谋求产业发展新高度,既需要“聚焦”的魄力,也需要“及时纠错、迅速调整”的胆识。
市场反应敏锐,体制机制灵活,这是民营企业的优势。无论是增量开发,还是存量盘活,政府都必须与企业形成合力。
城投平台迎来转型契机
面对经济下行压力,基建投资再次被摆到了重要位置,作为关键的政策对冲。但是,基建投资的加速也势必带来财政支出的增加。
在去产能、去杠杆和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,地方政府债务率较高、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,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已经不太现实,对症下药、精准滴灌才是可行之道。
盘活存量资产也就成为了扩大投资的有效路径。
《意见》鼓励通过市场化方式盘活存量资产,不仅有助于拓宽民众的投资渠道,对产业园区的长期发展也有更多实际意义:
第一,通过市场化的方式,倒逼城投公司转型发展,加快业务模式转型。
REITs、PPP等融资模式可以有效破解产业园区开发周期长、投入强度大的难题,有利于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。
更重要的是,通过对园区资产的“轻重分离”,可以倒逼各地城投平台由前期“开发建设”向后期“运营服务”转型,回归产业发展的本源。
第二,盘活重资产,缩短投资回报期,打通产业园全生命周期发展模式与投融资机制。
有专家指出:基础设施REITs的健康发展,可以形成“投资—运营—发行REITs—再投资”的资金流动循环,大大缩短产业园区的投资回收期。
这不仅有利于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主体降低负债率、优化资产结构、增强再投资能力,也有利于以城投平台为代表的国有企业更好地发挥举国体制优势,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和高水平服务。
第三,有望成为园区资产管理转型的契机。
部分城投平台有望从开发商升级成运营商,获取长期收益,这也是盘活存量资产的政策风口赋予园区资产管理的转型契机。
稳经济的关键时刻,万亿级存量资产站上风口。
对国有企业来说,强大的政策支持与融资能力是最大优势,但在具体执行层面往往欠缺经验,体制机制的灵活性也远远不如民营企业。
《意见》给出的路径是“国企主导,民企参与”,国有企业利用资源优势搭台,邀请民营企业一起登台唱戏,把流动性搞起来,合作共赢。
注: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
来源:招商网络
天津西青中北镇全力打造产业发展新格局
2022-06-14GDP增速0.1%,天津急了!
2022-05-06谷川联行助力“瞪羚企业”新超科技落户天津西青中北镇,激发科技创新引领能力
2022-04-19总投资约5亿元!谷川联行助力德国波森落户天津宝坻,加速推进天津“制造业立市”
2022-03-09“天津商业大学2020-2021学年度谷川奖学金表彰仪式”圆满举行
2021-11-11遇见品质河西 预见美好未来—2021天津·河西招商推介会(杭州站)圆满举办
2021-10-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