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个月,苏州开了一场重要的会议,围绕的主题是市域一体化。
所谓目的,就是实现产业集群协同互补、行政体制深度融合,和“散装江苏”说再见。 产业协同,是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多年来致力追求的目标。
作为引领国家经济增长的主阵地,持续高速发展让长三角地区形成了不可避免的产业同构现象。 尤其是如今高质量发展时期,产业同构就像如鲠在喉,成为长三角地区亟需突破的难题。
躲不掉,摔不倒
在二十多年前,沪苏浙三地的制造业产值比重基本持平,产业结构的趋同性现象成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中一个显著的、颇具争议的特点。
从主导产业定位看,浙江在当时规划的定位是:电子、机械、化工与医药产业;上海的定位为:电子信息、化学医药、交通运输设备、机械与钢铁产业。江苏的主导产业定位与沪浙基本相同。
在相关研究文献中,针对2002年三地之间的工业部门结构相似程度进行了科学的计算:上海和浙江为 0.70,上海和江苏为 0.84,浙江和江苏的相似系数达到了0.91。
好在将时间线往前推十五年,可以看到结构相似系数在持续下降。
但如果把讨论范围缩小,各城市之间的产业结构的相似系数就会更高:上海和浙江的主要城市、江苏省主要城市的第二产业的相似系数都在0.9以上,同构状况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。
这也引起了激烈的讨论。有人认为长三角地区产业雷同严重,必将存在恶性竞争;有人认为同构并没有这么严重,产业趋同带来更多的是区域产业的集群效应。
像长三角拥有规模较大、链条较完整的汽车产业集群,上下游环环相扣。一辆车需要10000多个零件,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找齐。集群规模是长三角地区整车制造业的“心脏”。
这么看,后者的说法不无道理。相似的资源禀赋、人文背景、发展水平自然会形成相似的供给和需求。
按《国际统计年鉴》(1999)提供的数据 , 美国/德国、美国/法国、德国/法国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分别为 0.93 、0.95 和 0.94 ,其产业同构程度甚至比长三角内部各省市还高。
科学的发展战略要根据本地区资源禀赋和要素结构进行制定。由此来看,各地政府在选择本地区主导产业时,必然会有相同或类似的选择。
如果再细化“主要产品”层面的相似度,得出来的数据又会降低很多,这也表明长三角地区内部还是存在着产业分工的现象。且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,产品的差别化和市场的细分化都会进一步加深。
可以说,同构是产业协同发展的必经之路,躲不掉但也不至于让人摔倒。
这时有人会问,发展好的地区当然摔不了,那对于发展不好的地区来说,产业同构还是利大于弊吗?
理清同质化竞争的“毛线团”
在此之前,已有学者对两个不同的城市群展开研究。
最终得出的结论是,产业相似程度高的城市不一定经济水平低;反之,相似程度低的城市不一定经济水平就高。
按常理讲,大家生产的商品越相似,越容易造成数量囤积、供大于求、产品贬值、谁都赚不到钱的后果。
但现实是,每个类型产业的细分领域有大有小,链子有长有短,所以同构的影响也各有不同。
目前来看,各地“优势”产业并驾齐驱,大致会形成两种结果,一是重复建设,二是产业集聚。
是前者还是后者,取决于当地产业相似的原因,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、市场、技术、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因素考量分析。
比如京津冀主导的是依赖资源开发的重工业,地区内各城市会因为相似的资源禀赋和体制机制,更容易导致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。
比如之前提到的长三角地区,影响经济趋势最大的是出口贸易,且主导产业趋于链长、细分领域多的特点,同构化在短时间内并不会造成非常负面的影响。
要注意,这个结果不代表我们可以默许同构存在的合理性。因为同构带来的同质化竞争是已经发生的事实。
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,就要获取资源。为了汇集资源,地方政府与企业形成了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的联盟,并且利用行政性手段抑制住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,从而分割市场,导致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均衡。
这也是为什么,国家在今年出台了《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》意见,在全国现代产业体系搭建的关键节点,提出均质化、新兴化的内循环标准。
就像同做生物医药的两家龙头企业,经过多方考虑最终A去了浙江、B去江苏,政府没办法干涉其选择,但是可以借助机制引导企业在细分领域进行互补协作,用“看不见的手”理清同质化竞争的“毛线团”。
协同发展是唯一出路
同构化虽然是必经之路,但是支撑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唯一出路还要靠协同发展。
全球城市协同体系最完备的城市群——纽约都市圈,其发展也经历由同质化竞争到协同分工的过程。
第一阶段:城市化和工业化初期,城市规模和交通能力在空间尺度上无法形成有效联动,各个城市处于独立发展状态。
第二个阶段:依托第二次工业革命,外向型经济使得以纽约、波士顿和费城为代表的港口城市迎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,美国迎来了技术大爆发。
第三阶段: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,纽约都市圈不断加强城市功能分工和产业分工,强化经济关联度和互补性,最终形成如今空间圈层完善、产业结构合理、要素流动自由、科技创新活跃的世界级都市圈。
在探讨、借鉴国际经验时不难看出,如果想要区域一体化发展,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加速“破壁拆墙”。
被寄予厚望的长三角在破拆的动作上一点也不含糊。
首先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补,打通了省际市域间的断头路、扩建高铁城际网络。其次,江浙沪多次开展市场监管联合执法;同时,多地跨省医保转移接续实现“一网通办”;备受瞩目的“大虹桥”建设主体,也从上海一家变成三省一市共建......
长三角此番最精髓的一个动作,便是各地方城市建立了各种“朋友圈”,除了日常带队学习考察、招商引资,还建立了一系列横跨三省一市的城市联盟、产业联盟、园区联盟、企业家联盟。
目的就是为了破除产业雷同、低质竞争的“内斗”局势,打破地方保护主义。
在地域层面上,这些“朋友圈”不只局限在核心城市和周边城市就近原则,还延伸到远距离、跨省市的跳棋式合作。
相较于两座城市的地理位置和距离,产业结构是否互补才是协同发展的关键。
突破了产业同构这一关卡,长三角距离世界级城市群的距离还会远吗?
最后,对于大部分尚有发展空间的地区来说,同构化可能更多意味着产业能级偏低以及重复建设的问题。
这并不可怕,但转型升级依旧迫在眉睫。
要想实现产业协同、避免同质化竞争,提前进行科学的产业定位规划很重要。
来源:招商网络
展开